|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于化忠教授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Dan Bizzotto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
|
|
[ 发布日期:2024-04-29 ] |
应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郭玉晶教授的邀请,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于化忠教授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Dan Bizzotto教授和于2024年4月26日在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瞻明楼B座520会议室分别作了题目为“Quantitation of Supramolecular Host-Guest Complexation on Surface: from Nano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to Electrochemical Sensing”和“Development of a graphene-oxide-deposited carbon electrode for the rapid and low-level detection of fentanyl and derivatives”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环境科学研究所郭玉晶教授主持。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葫芦脲(CB[n])因其优异的客体识别能力,使科学家们对它们的研究兴趣显著增加。于化忠教授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其它先进的结构表征技术,详细讲解了Fc@CB[7]在金表面上的二茂铁十一烷硫醇/辛烷硫醇自组装单层(SAMs)上的包合行为。结果表明,CB[7]与Fc形成的包合物具有极高的结合亲和力(109 to 1012 M-1),可以替代天然复合物(如抗原-抗体、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构建多功能生物传感界面,这种新的主客体结合体系为进一步探索精确控制的比率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可能。报告生动有趣、富有前瞻性和启迪性,对拓展师生们的科研思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于化忠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积极地讨论与交流,并细致、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让师生们受益匪浅。
个人简介:于化忠教授,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94年获得山东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学位(光华奖学金);1997年在北京大学纳米化学中心取得博士学位(刘忠范院士;1999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世顺奖)。1997年到1999年在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激光化学家兹维尔教授(Ahmed Zewail)和电化学家安森教授(Fred Anson)。短暂工作于加拿大国家科学院和Acadia大学后,2001年受聘于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大学化学系,2009年破格晋升为终身教授。从2007年起,兼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及四维新材料实验室专任研究员。于化忠教授发表研究论文近200篇,刊登在包括自然通讯、美国化学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等核心期刊上;另有国家/国际专利20余项。先后获加拿大化学会Fred Beamish奖(2004),加拿大电化学会W. Lash Miller奖(2011),国际电化学学会Tajima奖(2012),以及加拿大化学会的W.A.E. McBryde 奖章(2015)。自2020年1月起,受邀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分析化学旗舰杂志Analyst的副主编。
Dan Bizzotto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北美地区的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在过去十年中夺走了数千条生命。因此,快速定量检测阿片类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报告详细介绍了在玻碳电极上通过还原电沉积法制备石墨烯氧化物的方法,所制备的石墨烯氧化物具有多功能性和可调性,从而能够适应所需响应。这一创新性策略为现场快速、准确检测非法阿片药物中芬太尼的浓度提供了有力工具。此报告为师生们提供了对该领域的深刻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最后,Bizzotto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大家的问题,让师生们受益匪浅。
个人简介:Dan Bizzotto,加拿大UBC大学教授,1989年获得加拿大Calgary大学应用化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得加拿大Guelph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J. Lipkowski教授。1996-1997年,在英国Plymouth Marine Laboratory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A. Nelson教授,1997-1998年,在德国Fritz Haber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B. Pettinger教授。1998年起,任职于UBC,2012年晋升教授。Dan Bizzotto教授研究的重点是发展原位电化学荧光显微镜,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分子和生物分子的吸附。这项工作获得了电化学学会加拿大分会Lash Miller奖(2001)和国际电化学学会的Prix Jacques Tacussel奖(2016)。
|